嬰幼兒屬于免疫力較弱的群體,可是使用化學藥物又會給這些敏感的寶寶帶來傷害。同時嬰幼兒又是一個很麻煩的群體,不能較準確地表達各種不適,經常表現出全身性不適。這樣益生菌獨特的以菌制菌的天然生態療法對嬰兒來說顯得必需而且十分重要。如今嬰幼兒食品中添加益生菌及益生元已成為一種潮流。
嬰幼兒需要補充益生菌的理由大致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改善免疫力,預防多種疾病;二是促進消化,讓寶寶健康快樂地長大。
改善免疫力,預防多種疾病
許多寶寶從健康母體剛出生時是清潔的。在出生后的幾天后,寶寶的胃腸道中就會定植細菌。隨著腸道內、皮膚上正常細菌的寄存,人體的免疫系統就開始啟動、發育,直到基本成熟。嬰兒的腸胃系統占到了免疫系統的三分之二,所以胃腸道中正常菌群的的建立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菌群建立過遲或不良,就會出現相應的疾病。
益生菌可為寶寶腸道迅速建立和保持正常菌群。益生菌兩大家族包括乳桿菌屬和雙歧桿菌屬。其中乳桿菌對嬰兒的作用與成人基本相似。而雙歧桿菌對嬰幼兒有著重要的
意義。因為在人乳中發現了雙歧因子。母乳中的雙歧因子是由含N一己酰葡萄糖糖胺的多糖組成。目前除人乳外沒有其它哺乳動物的乳汁能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雙歧桿菌包括嬰兒雙歧桿菌,兩歧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和短雙歧桿菌,在嬰兒大腸中是優勢菌。它們是特定的種,與在成人腸道中的雙歧桿菌不盡相同。這些菌屬于厭氧菌,不需要氧氣生活。它們發酵碳水化合物產生醋酸和乳酸,以及少量的甲酸。就如它的名字一樣,嬰兒雙歧桿菌是嬰兒身體胃腸道內天然“居住者”。
寶寶肚中常見的益生菌能夠抵抗致病菌從寶寶腸道上入侵并定植。因為它們是奪取營養素的強者且緊緊地黏附于腸道壁。當腸道中“居住”足量的嬰兒菌時,有害菌就沒有地方“定居”。益生菌產生的醋酸和乳酸增加了腸道的酸度,進一步阻止了不良菌的生長。這些友善細菌還有助于氮素的保留,保證寶寶正常的體重。嬰兒的雙歧桿菌能阻止硝酸鹽轉化為潛在致癌物亞硝酸鹽,當然,它們還能產生重要的B族維生素及抵御病菌的免疫球蛋白A。
研究表明超過20%的嬰兒可能會受到過敏性癥狀的侵襲,多達25%的新生兒和幼兒受到激烈的,過度的絞痛影響。美國每年有超過1000位小于12月的嬰兒在經受腹瀉后死亡。最近國內一項調查顯示,在未滿周歲的嬰兒中間,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竟高達79%。益生菌通過代謝可產生短鏈脂肪酸。該脂肪酸為腸道細胞提供能量,用以強化粘液層。這個粘液層是阻擋病原體和過敏原的屏障。益生菌對絞痛研究的結果公布在2007年1月發行的兒科雜志上,嬰兒由于益生菌的影響減少哭泣時間顯著,95%的嬰兒減少了百分之五十或以上哭泣時間。(接下)
下一篇:益生菌與嬰幼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