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是“生命之花”、“智力之源”。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的最新調查結果表明:中國少年兒童的缺鋅率高達60%,且每日鋅攝入量不足世衛組織推薦量的50%!遠遠不能滿足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補鋅對中國孩子來說,非常必要!
擅長:嬰幼兒生長發育、營養、喂養檢測指導,兒童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專家介紹
北京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兒童
健康指導師、講師;2008年榮獲“北京市健
康衛士”稱號,2014年榮獲“北京市最美婦幼 人”,2015年榮獲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百姓
身邊的優秀婦幼人”光榮稱號,從事兒科醫生
3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發布國家
級省級醫學學術論文60余篇。
哪些寶寶是最容易缺鋅的高發人群?
根據國內外兒科醫學研究的結果,有幾類孩子屬于容易缺鋅的高危人群,應列為補鋅的重點對象:
1、母親在懷孕期間攝入鋅不足的孩子:孕婦的血鋅水平維持在89.4毫克/分升左右。如果孕婦的一日三餐中缺乏含鋅的食品,勢必會影響胎兒對鋅的利用,使體內貯備的鋅過早被應用,這樣的孩子出生后就容易出現缺鋅癥狀。
2、早產兒:如果孩子不能在母體內孕育足夠的時間而提前出生,就容易失去在母體內貯備鋅元素的黃金時間(一般是在孕末期的最后1個月),造成先天不足。
3、非母乳喂養的孩子:母乳中含鋅量大大超過普通牛奶,更重要的是其吸收率高達42%,這是任何非母乳食品都不能比的。
4、過分偏食的孩子:有些“素食者”,從小拒絕吃任何肉類、蛋類、奶類及其制品,這樣非常容易缺鋅,因此,應從小就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
5、過分好動的孩子:不少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過分好動,經常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而汗水也是人體排鋅的渠道之一。據測定,一天中大汗淋漓可丟失鋅1.3毫克。
6、罹患佝僂病的孩子:這些孩子因治療疾病需要而服用鈣制劑,而體內鈣水平升高后就會抑制腸道對鋅的吸收。同時,因為這樣的患兒食欲也相對較差,食物中的鋅攝入減少,很容易發生缺鋅。
一些特殊情況下的孩子:
土壤含鋅過低,使當
地農產品缺鋅;孩子的
消化吸收功能不良,一
些疾病、藥物如四環
素等與鋅結成難溶的復合
物妨礙吸收。
缺鋅的表現有哪些?
以下10中表現,只要您的孩子符合三種,就可視為缺鋅。
1.食欲減退:挑食、厭食、拒食,普遍食量減少,孩子沒有饑餓感,不主動進食;
2.亂吃奇奇怪怪的東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頭發、紙屑、生米、墻灰、泥土、沙石等;
3.生長發育緩慢,身高比同齡組的低3—6厘米,體重輕2—3公斤;
4.免疫力低下,經常感冒發燒,反復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出虛汗、睡覺盜汗等;
5.指甲出現白斑,手指長倒刺出現地圖舌(舌頭表面有不規則的紅白相間圖形);
6.多動、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差;
7.視力問題:視力下降,容易導致夜視困難、近視、遠視、散光等;
8.皮膚損害:出現外傷時,傷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頑固性濕疹;
9.青春期性發育遲緩,如:男性生殖器睪丸與陰莖過小,睪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發育及月經來潮晚;男女陰毛皆出現晚等;
10.口腔潰瘍反復發作。
關于如何給寶寶有效補鋅的問題,專家建議:
最好的補鋅方法是通過飲食補充鋅,最符合機體代謝的需要。但無法從飲食中攝取鋅的寶寶就要選用適當的藥物進行補充。
1.喂食母乳
提倡母乳喂養,至少也要母乳喂養嬰兒3個月,然后再逐漸改用牛乳或其他代乳品喂養。母乳中鋅的吸收率高,可達62%。尤其是初乳含鋅量高,平均濃度為血清鋅的4~7倍。
2.輔加富鋅食品
據測定,動物性食物的含鋅量高于植物性食物,且動物蛋白質分解后所產生的氨基酸能促進鋅的吸收,吸收率一般在50%左右。人工喂養的嬰兒應從4個月起,開始添加容易吸收的富鋅輔食,如瘦肉末、蛋黃、魚泥、動物肝、牡蠣、花生米粉、核桃仁粉等。
3.均衡膳食
4歲以后的兒童,完全可以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鋅元素。所以要從小教育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習慣,注重飲食結構合理平衡,粗細雜糧混合搭配,這樣孩子一般是不會缺鋅的。平時還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過多的白糖和甜食,以免影響鋅的吸收。
4.藥物補鋅
溫馨提示:
鋅是微量元素,因此補充一定要適度。
長按關注我們